本文档介绍了Optimism网络中的预部署合约,它们位于预先确定的地址,类似于预编译合约,但直接在EVM中运行。
本文档介绍了在L1上发起并在L2上执行的Deposit交易类型,包括其结构、在L1上的发起方式以及在L2上的验证和授权条件,以及两种类型的 Deposit 交易:L1 属性 Deposit 交易和用户 Deposit 交易。还详细说明了 L1 属性预部署合约和用户 Deposit 交易的 Deposit 合约。
Polygon zkEVM的Roll-up交易形式和zkProver
利用递归证明,基于 L2 构建应用专用层 L3
主要翻译自 BitLayer的白皮书。 它的RollUp部分跟别家的都差不多,就不赘述了。 这里主要写的跨链桥部分
以太坊L2扩容方案与零知识证明
OP主网上提供了经治理批准的、无需许可的故障证明,有了它们,OPStack就进入了第1阶段。对于超级链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里程碑,很快更多的OPStack链将升级以包含此功能,从Base,Metal,Mode和Zora开始。无需许可的故障证明系统[1]允许从OP
Unichain 成为第一个在可信执行环境(TEE)内构建区块的 L2。通过 Rollup-Boost,Unichain 实现了更透明的区块构建、确保优先级排序、缓解可提取的 MEV,并引入了对回滚保护的支持。由 Uniswap Labs 和 Flashbots 构建的基于 TEE 的区块构建器,旨在为 DeFi 构建更快、更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以太坊要更广泛的采用,需要在三个方面: L2 扩容 、钱包安全性、隐私 上做出转变。实现这些转变具有很多挑战,不但体现在技术上,在用户心里模型也需要转变。
Mint区块链在2024年的发展路线图以及开发计划。
以太坊网络是主链,所有直接发生在其上的交易都是“链上”,而其他任何交易都被视为“链下”。侧链和L2等一些脱链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以太坊扩大规模,提高交易速度,增加网络可以处理的交易数量。在本文中,我们将展示什么是侧链和L2解决方案,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实现可扩展性。
Gelato 推出了 1-Click Native Price Oracles 模块,它通过利用 Rollup 堆栈的独特组件——推导层,重新构想了 Oracle 架构。
Gelato 宣布与 Connext 合作,为 L2 链带来模块化互操作性。通过此次合作,Gelato RaaS 平台上的 L2 链将能够利用 Connext 的模块化互操作性,实现跨链通信。Connext 的模块化桥设计分解了桥的功能,从而实现定制的跨链通信路径,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最小化信任。
本文介绍了L3层(应用特定层)及其在区块链技术中相对于L2层的优势。由于以太坊交易成本高,L2层将成为以太坊的结算层,而L3层则提供了如超高可扩展性、技术堆栈的更好控制及隐私保护等适应应用需求的功能。L3利用有效性证明和递归结构,显著减少交易费用。文章讨论了L3的主要优势,包括更好的性能控制、便捷的跨层互操作性以及作为创新测试网络的潜力,同时强调了StarkEx将被迁移到L3的计划。
本文分析了Polygon在8月份的市场表现,尽管受到中国恒大问题的影响,Polygon PoS和zkEVM的关键指标有所下降。但Polygon仍与多家传统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如韩国SK telecom和德国Lufthansa。此外,Polygon CDK的发布为开发者简化了zk L2链的开发,为Polygon 2.0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