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 ENS(Ethereum Name Service)从起源到 Namechain 的发展历程,强调了 ENS 作为去中心化身份的核心价值。
去中心化 Rollup 访谈系列最后一期,讨论了如何利用 DA 重用以太坊主网的安全属性,以及各种 l2 存储的方案比对。
本文分析了OP-Mainnet、zkSync Era和Polygon zkEVM这三个Rollup项目的收入和成本结构,通过收益表的分析,揭示了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L2交易费用)和成本构成(L1存储成本),并探讨了Rollup即服务(RaaS)在优化成本和增加收入方面的作用,以及L2开发者的商业机会。
本文介绍了不同桥接的工作原理,并列举出使用不同验证方式的桥接用例
文章探讨了以太坊如何加快核心协议的开发速度,以便更快速地实现技术改进并保持竞争力。论述了高效开发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包括优化研发流程、增强社区协作和投资于L2及钱包的用户体验与安全性,以促进以太坊生态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探讨了比特币二层网络(L2)的必要性,分析了比特币在可扩展性、交易速度和可编程性方面的局限性,并介绍了状态通道、侧链和Rollup等L2解决方案。文章还比较了比特币与以太坊L2的不同之处,以及构建在比特币上的优势,例如利用比特币的流动性、品牌和安全性。最后,文章讨论了比特币L2面临的挑战,包括安全假设和桥接问题,并展望了其在改善网络活动和利用闲置比特币方面的潜力。
该文章总结了以太坊基金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资助的多个项目,这些项目涵盖社区教育、共识层、密码学与零知识证明、开发者工具、执行层、通用研究、L2等方面,旨在推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总计资助金额超过一千一百万美元。
以太坊的 L1 和 L2 有什么区别?本文从思维模式的视角切入,阐述两个系统在信任假设、参与主体、系统架构以及目的方面的差异。
文章讨论了在以太坊以L2为主的生态系统中,提高L1 Gas限制的重要性。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提高L1 Gas限制的价值,包括抗审查性、跨L2资产转移、L2大规模退出、L1上的ERC20发行、Keystore钱包操作和L2证明提交等。
文章探讨了以太坊在2025年及以后的扩展策略,重点介绍了L2协议的发展和挑战,包括技术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具体建议。
本周的治理回顾涵盖了Optimism、Arbitrum、Uniswap、Hop、Polygon、Starknet、Connext、Wormhole、Lisk、ZKsync和Scroll等生态系统的升级、提案和DAO管理。
本文深入探讨了L2Beat提出的rollup评估框架Stages Framework,特别关注了Stage 1阶段中安全委员会(Security Council)的配置问题。
本文是 Onther 发布的 Optimism Bedrock Wrap-Up 系列的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 Optimism 中存款和取款的流程。
Taiko 提出了基于 Booster Rollup (BBR) 的新设计,旨在更有效地扩展以太坊。BBR 通过将排序工作委托给 L1 来继承 L1 的去中心化和活跃性,并通过分片交易执行和存储来实现 L1 Dapp 的自动跨 L2 扩展。最终,BBR 旨在解决当前 Rollup 面临的碎片化问题,实现以太坊最初设想的扩展方式。
本文档描述了Optimism Rollup中L2输出根提案的规范。为了实现L2到L1消息传递的信任执行,需要将L2的状态同步到结算层L1。Proposer构建并提交L2状态的承诺(输出根)到L1上的L2OutputOracle合约。本文档详细介绍了L2输出承诺的构造方式,L2OutputOracle合约的接口,以及在面对L1重组时的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