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wartz-Zippel 引理是关于有限域中的多变量多项式零点个数的紧致上界,具体表述如下:
零知识证明(ZKP)是一项重要的密码技术,具有显著的隐私和可扩展性优点。尽管ZKP在计算速度上存在挑战,但通过使用FPGAs等专用硬件,可以显著提高生成速度。随着区块链的普及,ZKP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可能会催生新的矿业行业。
本文对零知识证明的过程进行分析,希望读者可以对零知识证明的整体流程有所了解,后续讨论零知识证明原理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放大讨论这篇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再去接触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时,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知道,这项技术是解决了零知识证明的哪部分问题,针对哪部分进行了优化,就像文末介绍的较新的STARK中的AIR其实是用来替换r1cs作为另外一种描述NP问题的方式。
这篇文章记录一下团队解题的思路以及学习STARK的过程。方便更多的小伙伴学习零知识证明相关技术。
为什么要从R1CS转化到QAP?
这次的挑战赛由两道题目组成。一道题目一个星期的挑战时间。和第一期的挑战不同,这一期的题目都是基于STARK算法。STARK算法,AIR,FRI低阶测试等等技术会在后续的文章仔细介绍。本文先总结一下这次挑战赛的两个题目的解题思路。
文章详细介绍了可信设置的工作原理,特别是KZG多项式承诺的信任设置过程,并讨论了其在不同加密协议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两个零知识库Plonky2和Starky,代表了构建更高性能 SNARKs/STARKs 的新方法。Plonky2 是一个结合了Plonk和FRI的库,Starky 专注于运行基于AIR的STARKs,且支持对其的递归验证。该方法可以总结为,使用小域,然后使用递归FRI。
Plonky2
Starky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是区块链密码学技术中常见的数字签名之一,其在加密货币、密钥身份认证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当前的区块链ECDSA算法灵活性较低、匿名性较弱且分散性不高,性能相对高效的应用实例也十分有限。基于哈希证明系统,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区块链的两方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通过给定签名算法的数理逻辑及其安全模型,融入区块链进行测评,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实该方案无需交互性安全假设便可在零知识性的基础上减少通信开销。
本文是 zkMove 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我们以 zkMove 最典型的使用场景 zk-rollup 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Arbitrum 最近发布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认为 Optimistic Rollups (OR) 代表了以太坊的未来,而我们有不同的观点
理解Halo2,可以从两部分着手:1/ 电路构建 2/ 证明系统
Plonky2入门指南 ——关于全世界最快的ZK技术
merkle树在区块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比特币SPV节点,使用merkle树来验证一笔交易是否在区块中。
哈希是一种常用的密码学工具,它可以把一个无限大的数据空间映射到另一个有限的数值空间。由于它的不可逆性,常用来隐藏一些信息。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怎么证明这类问题。
请关注StarkNet和zkSync 2.0 的主网版本,因为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区块链扩容的未来。
zkSNARK实践(二)——指数方程的证明
zkSNARK全称zero-knowledge 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s of Knowledge,翻译过来叫非交互式简洁零知识证明。网上关于zkSNARK的文章很多,几乎都只讲解它的数学原理。因为它实在太难了,...
“对于其他L1区块链而言,未来的实现主义方案是放弃其多余的共识机制和数据可用性,转而成为一个ZK-Rollup或者Volition”
本文深入探讨了增量验证和无配对SNARKs技术,重点介绍了Halo协议及其在Zcash中的应用。文章详细解释了内部乘积参数(IPA)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合并多个IPA证明来提高验证效率。此外,还介绍了如何将R1CS证明与增量验证技术结合,以及这些技术在递归SNARKs中的应用。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114 篇文章,742 学分
388 篇文章,473 学分
67 篇文章,423 学分
118 篇文章,341 学分
164 篇文章,339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