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流动性再质押协议中的常见漏洞,包括重入攻击、拒绝服务、不正确的奖励分配以及经济攻击。文章通过Sigma Prime的审计案例,详细分析了EigenLayer集成及其他质押协议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旨在为DeFi开发者和安全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安全指导,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用户资产。
Lighthouse v5.2.0 版本对 BeaconState 数据结构进行了完全重构,通过使用基于 Merkle 树的持久性数据结构(tree-states)来减少内存占用,同时保留更多状态在内存中,从而优化以太坊共识层的性能。文章还介绍了 Milhouse 库的实现细节、批量更新和 rebase 算法,以及单次 epoch 处理的优化。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Foundry 框架来提升智能合约的测试效果,包括通过 Fuzzing 增加测试覆盖率,以及将现有的测试合约复用于不变性测试。文章提供了一些实用技巧,例如如何通过修改器区分有状态和无状态测试,以及如何限制 Fuzzing 的作用域,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探讨了以太坊升级对智能合约的影响,特别是从The Merge后的升级开始,包括Paris、Shapella和Dencun,详细介绍了每个升级中引入的新特性,例如PREVRANDAO、PUSH0、Danksharding相关操作码、MCOPY、TSTORE/TLOAD以及SELFDESTRUCT的修改,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EIP 3074/7702和EOF升级。
本文针对以太坊共识机制的技术读者,解释了验证者节点错过证明的原因,包括区块延迟、gas费高峰期、节点资源限制、网络问题等,并提供了使用Lighthouse日志和仪表板诊断问题的方法,以及调整参数以降低错过证明率的建议。
本文介绍了Lighthouse v4.6.0版本引入的信标节点性能追踪机制,该机制通过模拟验证者行为评估节点性能。分析了影响验证性能的多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CPU等,并建议验证者在设计或升级staking设置时,优先考虑如何帮助以太坊网络,例如在非美国/欧盟地区运行节点,或在家中/办公室设置节点。
本文介绍了Security Alliance(SEAL)的重要性,这是一个由web3安全领导者组成的组织,旨在提高区块链安全性。文章阐述了SEAL的成立原因、中立性优势,以及已推出的安全热线、安全港和安全演习等措施,并强调了Sigma Prime作为创始成员在SEAL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对SEAL未来发展的期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信标链在超过1/3验证者永久离线时如何自动恢复最终性,重点分析了非活跃性泄漏机制,以及EJECTION_BALANCE对最终性恢复的影响,并讨论了EIP-7251提案(增加MAX_EFFECTIVE_BALANCE)对现有机制的潜在影响,最终建议在实施EIP-7251时保持EJECTION_BALANCE不变。
EJECTION_BALANCE
MAX_EFFECTIVE_BALANCE
本文总结了 Lighthouse 客户端用户调查的结果,调查内容包括用户使用时长、使用的其他客户端、用途、节点位置、硬件配置、更新频率、资源使用、支持反馈、操作系统、容器化、云服务提供商、CPU核心数、内存大小、验证器数量、备用节点、MEV-boost使用情况和中继选择等方面。调查结果为 Lighthouse 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Lighthouse v4.5.0 版本引入了QUIC协议,该协议通过结合连接建立和加密握手,减少了延迟,并通过更成熟的多路复用实现提高了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