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20协议(One Round Threshold ECDSA with Identifiable Abort)是基于GG18协议的改进,是当前实现ECDSA阈值组签名最主流、最安全的协议之一。它专为MPC钱包设计,支持分布式密钥生成和签名。
基本原理介绍可识别中止(Identifiable Abort)所有已知的 ECDSA 阈值组签名协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中止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参与方导致的签名失败,也就无法确定由谁负责任和受到惩罚,在本节中,我们将展示如何做到可识别中止。
GG20协议(One Round Threshold ECDSA with Identifiable Abort)是基于 GG18 协议的改进,是当前实现 ECDSA 阈值组签名最主流、最安全的协议之一。它专为 MPC 钱包设计,支持分布式密钥生成和签名。
本文讨论多个参与者如何共同完成 ECDSA 阈值签名,主要讨论 2018 年 Rosario Gennaro 和 Steven Goldfeder 在论文Fast Multiparty Threshold ECDSA with Fast Trustless Setup 中提出的方案,即 GG18。
密码学之承诺(Commitment Scheme)背景和性质承诺方案源于Manuel Blum的论文。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问题,“猜拳”游戏中,可能某人故意慢那么一点点,看到对方的出拳后,自己才出拳。如何避免这种作弊情况呢?本文的承诺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Schnorr 签名上篇文章讲了 schnorr 签名的原理,包括单签和多签,并对他们的安全性做了分析。本文继续讲一个新的阈值签名协议Frost,本文内容来自于这篇文章,FROST:Flexible Round-Optimized Schnorr Threshold Signatures
Schnorr 签名单签 Schnorr 签名是一种数字签名方案,由德国密码学家Claus-Peter Schnorr 提出,最早在1989年的一篇论文中(Efficient Signature Generation by Smart Cards)被描述,文中提出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案
隐私计算之不经意传输今天讲一讲密码学中一种重要的隐私保护协议-不经意传输(Oblivious Transfer,简称OT),1981年由密码学家Ron Rivest首次提出 1-out-of-2 OT 的概念。
随机谕示(Random Oracle)本文介绍密码学中一个很专业的概念,该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难,适合对可证明安全理论感兴趣的人阅读,它为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工具。随机谕示模型是密码学理论的基石之一,它通过理想化假设简化了安全证明,推动了大量实用协议的设计。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的高效算法主要由詹姆斯・库利(James W.Cooley)和约翰・图基(John W.Tukey)在1965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