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ralFi:为什么 ERC-3643 成为 RWA 代币化的首选?

过去几年,RWA(RealWorldAssets,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发展非常迅速。国债、房地产、黄金等资产正在被搬到链上,这让传统金融和区块链的结合成为可能。但问题也很明显:这些资产并不像加密货币一样可以自由流动,它们受到严格的监管要求,涉及KYC/AML、司法管辖区限制以及合格投资者标

过去几年,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发展非常迅速。国债、房地产、黄金等资产正在被搬到链上,这让传统金融和区块链的结合成为可能。\ 但问题也很明显:这些资产并不像加密货币一样可以自由流动,它们受到严格的监管要求,涉及 KYC/AML、司法管辖区限制以及合格投资者标准。如何在链上做到既合规又高效,一直是个难点。


为什么需要 ERC-3643?

以太坊上最常用的代币标准是 ERC-20。它简单、通用,但也因为完全“无许可”,和合规环境格格不入。\ 后来出现的 ERC-1400 针对证券类代币做了改进,加上了转账限制和文件支持,但覆盖面仍然有限。

ERC-3643 可以理解为“合规版 ERC-20”。它在保持兼容性的同时,加入了合规逻辑,让资产在链上运行时自动遵循监管要求。

image.png


技术演进对比

特性 ERC-20 ERC-1400 ERC-3643
设计初衷 通用代币标准 针对证券型代币 面向 RWA,内置合规
合规支持 基础转账限制 动态合规、跨司法辖区
身份验证 不支持 部分支持 OnChainID,全链路验证
资产范围 加密原生资产 证券型资产 证券、黄金、地产、碳信用等
可扩展性 中等 高(Gas 优化 + 灵活扩展)
应用难点 无法满足监管 适用范围有限 兼顾监管与流动性

从表里能清楚看到,ERC-3643 是在前两代标准的基础上做出的迭代,兼顾了合规性和扩展性。


ERC-3643 的核心机制

<!--StartFragment-->

  1. 链上身份(OnChainID)

    • 每个地址在进行转账前,都要验证是否符合规则(KYC/AML、司法限制)。
    • 验证逻辑写在合约里,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
  2. 许可型代币

    • 代币不可随意转让,必须满足条件才行。
    • 发行方可以灵活配置:白名单、冻结账户、强制转账。
  3. 合规可追溯

    • 每一次转账都带有合规检查记录,透明且不可篡改,方便审计。
  4. 更广泛的资产支持

    • 不止证券,黄金、房地产、大宗商品、碳信用等都可以使用这一标准。

已有应用

  • 荷兰银行在 Polygon 上用 ERC-3643 发行了 500 万欧元绿色债券;
  • Inveniam Capital Partners 用它代币化了 2.6 亿美元的美国商业地产;
  • 一些碳信用代币也在用 ERC-3643,保证透明度和合规性。

可以看到,这个标准已经被金融机构尝试在真实场景里落地...... <!--StartFragment-->

图像

总结

ERC-3643 代表着 RWA 代币化进入了“合规内建”的阶段。它把原本复杂的人工审核,转化为代码自动执行的逻辑。\ 对行业来说,下一步的挑战不是“能不能把资产上链”,而是“能不能在合规、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黄金是最适合成为这一阶段代表的资产之一。通过 ERC-3643 这样的标准,MineralFi 正在探索如何让黄金在链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满足合规和市场需求。

<!--EndFragment-->

  • 原创
  • 学分: 0
  • 分类: EIP/ERC
  • 标签: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链语先知
链语先知
?专注投研与行情分析,解读RWA、DeFi、合约与现货。 不卖课、不洗脑,坚持合法合规、正直阳光,为Web3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https://t.me/+p0kqDM5i6nA0NTQ1 全网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