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B战争:下一代链上交易所的单体式与模块化之争

  • thogiti
  • 发布于 2025-06-16 16:32
  • 阅读 8

该文章深入探讨了下一代CLOB(中心化限价订单簿)DEX的设计,分析了单体应用链和模块化堆栈两种架构,并从执行模型、VM、结算/共识、证明系统、数据有效性层、排序器模型等多个维度对比了Hyperliquid、dYdX v4等多个CLOB平台。文章还讨论了MEV和公平性控制,最后对零售、专业和机构交易者提出了选择CLOB平台的建议。

在 2025 年年中,一笔在 Hyperliquid 上高达九位数的巨额亏损被广泛报道,但人们认为这更多的是一次通过的压力测试,而不是一次失败:一个单独的链上场所吸收了机构规模的做市方流量,而没有停止或错位,这表明 CEX 级别的流动性和性能已经到达链上。这件事——以及 Hyperliquid 随之而来的快速增长——暴露了第一代 DEX 留下的缺口,并加速了现在许多人所说的 CLOB 之战

你可以在我的之前的博客中阅读更多关于此事件的信息。

总结

链上交易正在从 AMM 转向 CLOB 设计,目标是低延迟执行、更丰富的订单类型和机构级市场结构。两种架构阵营正在出现:

  • 单体应用链(例如,Hyperliquid,dYdX 链)将执行、共识和数据垂直整合到单个高性能 L1 中。
  • 模块化堆栈(以太坊或 Solana 上的 Rollup/L3)将 执行结算和共识以及 数据可用性 (DA) 解绑——通常使用以太坊/Solana 进行结算,并使用 Celestia 或 EigenDA 等提供商来提供 DA——以利用共享的安全性和可组合性。

对于交易者、运营商和投资者而言,以下三个技术差异化因素决定了结果:

  1. 最终性概况。 模块化设计提供毫秒级的 软最终性(排序器确认),以获得类似 CEX 的用户体验,而 硬最终性(在基础层上的不可逆结算)则稍后到达——通常在以太坊上是几分钟(尽管 L1 也可以提供类似的预确认保证)。单体应用链通过亚秒级的区块最终确认来缩小这个差距。由此产生的 延迟与不可逆性 窗口是清算、大额订单和桥接流需要考虑的操作风险。
  2. 数据可用性经济学和保证。 DA 通常代表 Rollup 的大部分运营成本,并决定了退出保证:
    • 链上 DA(以太坊 calldata/blobs)最大化了保守性和退出属性。
    • 模块化 DA(例如,带有 DAS 的 Celestia)旨在降低大规模边际成本。
    • 重新质押的 DA 委员会(例如,EigenDA)旨在获得更高的吞吐量/成本优势,同时依靠 ETH 担保的经济学。
  3. 排序器信任和用户保障。 中心化排序对于性能而言仍然很常见,这引入了 审查/MEV 表面和停机风险。强大的系统使用发布的数据提供 强制包含/提取 路径(“逃生舱”);去中心化或共享排序是一个积极迭代的领域。

性能(项目报告):

  • 单体硬最终性: 主权 L1 报告亚秒级的区块最终确认(例如,Hyperliquid ≈ 0.2 秒中位数)。¹
  • Rollup 软延迟: 模块化 CLOB 报告 1-5 毫秒的软确认(例如,Bullet,GTE)。²
  • 吞吐量能力: 下一代堆栈目标是高规模(例如,MegaETH 上的 GTE ≳ 10 万 TPS 的目标;Hyperliquid ≈ 20 万 OPS)。²
  • 混合最终性: Solana 结算的 Rollup 继承了 \~1-2 秒 的硬最终性,缩小了软→硬差距。²

本报告的其余部分将根据标准化框架评估 CLOB 平台——执行模型 → VM → 结算/共识 → 证明系统 → DA 层 → 排序器模型 → 关键差异化因素——并为每个配置文件提供 “它为什么能赢/它在哪里挣扎”

脚注

  1. 这些数字由各个项目引用;请将其视为指示性的。

  2. 延迟/吞吐量值是项目报告或在测试网上观察到的,并且可能在实际条件下有所不同。

  3. “ZK 欺诈证明”的命名和性能声明是项目/基础设施报告的,并且可能因实施而异。

简介:“当损失成为催化剂。”

AMM 解决了无需许可的流动性的冷启动问题,但施加了专业的流动性不能忽视的约束:

  • 基于曲线的价格造成的滑点。 由于定价与资金池库存相关联(例如,x·y=k),因此大额交易会遍历曲线并产生与路径相关的滑点,而不是与现有的流动性匹配。
  • 资本效率的权衡。 在恒定乘积 AMM 中,大多数资本都远离当前价格;CLMM 提高了利用率,但将 LP 推向了主动管理和更大的非永久性损失风险。
  • 订单类型限制和执行控制。 对限价/止损/仅挂单行为的本地支持——对于系统化和风险管理的交易至关重要——要么缺失,要么是辅助性的。公共 mempool 和区块级延迟进一步将订单流暴露于抢先交易和三明治攻击的风险。

基于 CLOB 的交易所旨在弥补这些差距:一个按价格-时间优先级的订单簿、更丰富的订单语义和低延迟匹配——与链上托管、可验证性和可信的退出保证相结合。现在的竞争集中在如何以 单体 方式在 L1 上或通过 Rollup 以 模块化 方式提供这些属性,同时平衡最终性、DA 经济学和排序器信任模型。

四大支柱框架

为了严格比较下一代 CLOB DEX,将每个 DEX 视为一个 堆栈,而不是单个应用程序。四大架构支柱决定了性能、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执行结算和共识数据可用性 (DA)排序。以下报告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一致的分析。

术语说明。 我们使用行业意义上的“链上”——订单作为交易发布在主机 L1/L2/L3 上——并且我们 单独 标记 撮合引擎 的运行位置(通过链逻辑在链上,或在排序器中在链下)。

执行

订单簿逻辑的运行位置以及撮合的执行方式。

  • 放置。 链上订单簿 将挂单/撤单/匹配发布到账本(最大透明度,需要更高的链上吞吐量)。链下订单簿 将签名订单保存在内存中,并且仅在链上结算匹配项(非常高的吞吐量,不同的信任假设)。
  • 运行时/VM。 团队要么保留 EVM 以实现生态系统兼容性,要么使用专门的运行时(例如,SVM、自定义引擎或 zk 友好 VM)来实现确定性、低延迟匹配。
  • 评估内容。 订单事件延迟、撤单/修改成本、匹配的确定性以及链下匹配的任何证明/验证。

结算和共识

谁提供规范的账本和最终性

  • 单体/应用链。 在 L1 集成 BFT 共识,以实现 快速硬最终性(亚秒级到几秒)。
  • 模块化/Rollup。 从基础 L1(例如,以太坊)继承安全性和 硬最终性。用户通常首先收到 软最终性(排序器在毫秒内确认);只有当数据/证明在 L1 上被接受时,硬最终性 才会到达。
  • 提款语义。 区分结算最终性与 提款/桥接最终性(乐观/挑战窗口与 ZK 证明接受)。
  • 评估内容。 软到硬最终性窗口、重组风险、桥接保证以及 L1 拥塞下的故障模式。

数据可用性(DA)

如何发布交易和状态数据,以便任何人都可以重建和验证。DA 通常主导 Rollup 成本并决定退出保证。

  • 选项。 链上 DA(以太坊 calldata/blobs)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守性;模块化 DA(例如,带有 DAS 的 Celestia)旨在降低大规模边际成本;重新质押的 DA 委员会(例如,EigenDA)旨在追求吞吐量/成本优势,同时依靠 ETH 担保的经济学。
  • 评估内容。 每个字节/事件的成本、抽样/验证模型、隐瞒风险以及 DA 选择如何影响强制退出和轻客户端验证。

排序

谁对交易进行排序以及在什么保证下进行排序。

  • 模型。 中心化排序器 针对延迟和迭代速度进行优化,但引入了审查/停机/MEV 风险。新兴设计使用 轮换或拍卖的去中心化排序共享排序网络
  • 保障措施。 强大的系统公开了 强制包含强制提款,并使用发布的数据(“逃生舱”)来限制运营商的权力。
  • 评估内容。 纳入时间、抗审查性、MEV 策略/控制、故障下的活跃性以及去中心化的路线图。

DEX 三难困境:性能、去中心化、可组合性

CLOB 设计在三个方面的紧张关系中进行导航:

  • 性能: 低延迟(订单/确认/成交时间)、高吞吐量(OPS/TPS)和低边际成本。
  • 去中心化: 抗审查性、不存在单点控制、可信的恢复路径。
  • 可组合性: 与更广泛的 DeFi 无缝集成(流动性共享、资产/桥接标准、程序化访问)。

单体 设计集成执行/共识/DA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迟并最大化吞吐量,通常会牺牲跨生态系统的可组合性。模块化 设计解绑了各层以继承基础层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同时接受增加的复杂性,并且通常具有更长的硬最终性路径。此框架为以下平台到平台的比较奠定了基础。

架构阵营

下一代 CLOB DEX 遵循两种设计。一种将交易所设为 主权链;另一种将其组装为 模块化堆栈,该堆栈从基础 L1 继承安全性。

单体应用链——交易所即链

专用的 L1 集成了执行、共识、DA 和排序。订单(交易或签名消息)与状态机一起匹配;BFT 样式的共识在区块提交时以 硬最终性 提交结果(通常为亚秒级到几秒)。DA 是原生的——区块传播完整状态;没有外部 DA 费用。排序是内生的(提案者/验证者);MEV 策略在协议级别强制执行。证明是可选的;桥接定义了外部信任。

优势: 紧密的匹配→提交循环、可预测的尾部延迟、没有外部 DA 成本。

劣势: 较弱的跨生态系统可组合性(资产不是以太坊上的原生资产);安全性和退出取决于验证者集质量和桥接设计。

模块化堆栈——交易所即堆栈

执行优先考虑速度(通常是一个带有快速排序器的 链下订单簿),该排序器返回毫秒级的 软确认。安全性来自将数据发布到 DA 层 并在基础 L1 上进行结算以获得 硬最终性。证明可以是 乐观的 (欺诈证明;包括 ZK 欺诈证明/简洁欺诈证明ZK (有效性证明)。 DA 选择包括 链上 (以太坊 calldata/blobs) 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守性,模块化 DA(例如,Celestia)以降低边际成本,或 重新质押的 DA 委员会(例如,EigenDA)以在 ETH 锚定的经济模型下追求吞吐量/费用。排序器目前通常是中心化的;可信的设计公开了 L1 上的 强制包含/提取,并制定了去中心化/共享排序的路线图。硬最终性时间遵循基础链(以太坊上几分钟;Solana 上约 1-2 秒)。

优势: 与基础层 DeFi 强大的可组合性、可信的 L1 逃生舱、可配置的 DA 经济性和出色的软延迟用户体验。

劣势: 非零的软→硬窗口(尤其是乐观路径)、DA 作为主要运营成本、在排序去中心化之前的运营商风险。

侧边栏—— “ZK 欺诈证明” (简洁欺诈证明)。 乐观的 Rollup 仍然默认接受状态,但 争议 由单个 zk-SNARK/STARK 解决,该证明证明提议的转换无效——取代了交互式游戏并缩短了挑战时间/成本。这保留了 乐观的语义 (仅证明故障),同时使用 zk 来压缩验证。实际效果:争议窗口可以从几天缩短到约 1 天(取决于设计),从而在不切换到完全有效性证明的情况下提高感知的结算速度。

实际要点

单体架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控制平面跳数并提供延迟确定性;为对清算敏感的衍生品和做市商繁重的流量选择它们。模块化堆栈可以匹配或超过 延迟,但团队必须对过渡风险和提款时间表进行建模。公平性控制是决定性的:特定于应用程序的排序(例如,Bullet)限制了摄入时的重新排序;可证明的匹配(例如,Lighter)以加密方式在订单簿内强制执行价格-时间优先级。强大的 API 和与以太坊对齐的结算/DA 使得跨协议策略(例如,使用链上期权对冲永续合约)成为可能,而无需 CEX 孤岛摩擦。在以下文章部分中,我们应用了一个统一的框架——执行模型 → VM → 结算/共识 → 证明系统 → DA 层 → 排序器模型 → 关键差异化因素——并以 “它为什么能赢/它在哪里挣扎” 结束每个配置文件。

最终性、审查和逃生舱

两种最终性的故事

软最终性——即时,但可逆。 在模块化 CLOB 上,快速引擎/排序器会在几毫秒内确认挂单/撤单。这种“软”确认驱动了类似 CEX 的用户体验,但不是共识:有故障或崩溃的排序器可以回滚最近的确认。

硬最终性——延迟,但不可逆。 当交易记录在结算 L1 上时,该交易在经济/规范上变为最终交易。对于 以太坊结算的 Rollup,这意味着包含加上足够的确认 (经济最终性通常在几分钟的数量级)。对于 Solana 结算的 Rollup,L1 最终性约为 1-2 秒,大大缩小了软→硬差距。单体应用链 会合并阶段:已提交的区块已经是硬最终性(通常为亚秒级到几秒,项目报告)。

结算与提款。 交易 的硬最终性与 提款 的硬最终性不同。乐观 系统在资金可以提款之前增加了一个挑战窗口;ZK 系统依赖于有效性证明,通常会缩短提款时间线,但会增加证明开销。在采用 ZK 欺诈证明 的堆栈中,争议窗口会大大缩小(取决于实施情况),从而在不完全切换到有效性证明的情况下提高感知的结算速度。

风险窗口。 软最终性和硬最终性之间的间隔是暴露:如果排序器在此窗口期间发生故障或隐瞒,则系统会回退到上次最终确定的 L1 状态,并且最近软确认的操作可能会被删除。

中心化排序器、审查风险和逃生舱

大多数 Rollup 从 中心化排序器 开始,以实现毫秒级延迟,从而引入了审查/停机和 MEV 杠杆的单点。因此,以下两种最小化信任机制是不可协商的:

  • 强制包含: 用户 (或中继器) 必须能够将交易直接提交到基础链,以包含审查排序器。
  • 强制提款: 用户必须能够使用发布的数据和链上证明退出,即使排序器离线或具有对抗性。

这些保证依赖于 数据可用性——从发布的数据重建状态的能力——以及结算层的最终性。通往 去中心化/共享排序 (轮换、拍卖或第三方网络) 的路线图旨在减少运营商风险,而不会牺牲交互性;在此之前,逃生舱是自我托管的有效后备措施。

运营商清单: 软→硬窗口的大小 (p50/p99)、基础链最终性、DA 发布和重建保证、是否存在和可用性的强制包含/提款路径,以及 (对于乐观路径) 挑战窗口对提款的影响。

数据可用性:成本、安全性和谁在使用什么

为什么 DA 很重要。 在模块化设计中,DA 通常是主要的运营成本和退出保证的根源。你的 DA 选择决定了费用曲线、抗审查/隐瞒能力以及轻客户端可以多么容易地重建状态。

链上数据可用性 (以太坊/Solana)

它是什么。 将交易/状态数据直接发布到结算 L1 (例如,以太坊 calldata 或 EIP-4844 blobs;Solana 结算堆栈的 Solana 账本条目)。此路径在基础层的假设下是 最大程度的保守:退出和验证继承了 L1 的经济性和容错能力。权衡是 更高的数据成本 和有限的区块空间。

谁在使用它。

  • Paradex → 以太坊 L1 DA。
  • Lighter (在 Arbitrum 上) → 压缩数据最终在以太坊 L1 上。
  • Bullet → Solana L1 DA (结算和 DA 同时进行)。

何时选择。 优先考虑直接退出和广泛理解的验证;接受 L1 数据定价。

模块化 DA 层 (带有 DAS 的 Celestia)

它是什么。 专门的 DA 链发布纠删码编码的 blob,轻节点通过数据可用性采样 (DAS) 验证。随着轻节点数量的增长,网络可以安全地处理更大的 blob,其 每字节的边际成本低于 将所有内容发布到以太坊。

谁在使用它?

  • HibachiCelestia DA (发布 加密的 交易/状态数据),并在以太坊上结算。

何时选择。 优化 DA 成本/吞吐量并解锁隐私旋钮 (例如,加密的 blob),同时接受额外的信任边界 (Celestia 验证器和网络活跃度)。

重新质押的 DA 委员会 (EigenDA)

它是什么。 EigenDA 提供 DA 作为一项服务,来自 重新质押 ETH 并证明可用性的运营商。目标是 高吞吐量和更低的费用,而不是链上发布,经济安全性来自通过重新质押从 ETH 衍生而来。安全性取决于 委员会的证明和削减,而不是基础层对数据 blob 本身的共识。

谁在使用它?

  • GTE (在 MegaETH 上)EigenDA 用于 DA,将执行与以太坊的 DA 约束分离。

何时选择。 在保持 ETH 锚定经济模型的同时,降低吞吐量/费用;仔细建模运营商集假设和监控。

单体链和 DA

主权/应用链设计 (例如,Hyperliquid、dYdX 链) 内部 DA:验证器之间的区块传播承担 DA 义务。没有外部 DA 费用,但退出/验证取决于链的验证器集和你暴露给其他生态系统的任何桥接/轻客户端。

一览: 链上 DA — Paradex、Lighter、Bullet;Celestia — Hibachi;EigenDA — GTE。

要评估什么

评估 DA 后端主要取决于四个检查:

  • 经济学:压缩后的每个事件的有效成本,以及 blob/Celestia/EigenDA 上预期的费用波动
  • 验证路径:轻客户端必须做什么——L1 共识、DAS 或重新质押运营商证明——以及它在隐瞒下的行为方式
  • 退出保证:发布的数据是否支持端到端的强制包含和强制提款,以及结算和提款最终性之间的差距
  • 运营商/互操作假设:委员会/验证器激励、适用时的监控和削减,以及下游集成是否需要以太坊驻留数据或可以使用 Celestia/EigenDA 工件。

谁受益:零售 / 专业人士 / 机构

最终,技术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满足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的需求。架构、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创新转化为不同用户群体的独特优势。

零售

零售业针对 低成本、流畅的用户体验和可信的自我托管 进行了优化。许多下一代 CLOB 赞助 gas 或批量结算,因此用户主要支付交易费用;与专业做市商流动性相结合,这降低了相对于传统 AMM 的滑点。界面反映了 CEX 的润色(移动设备、一键式、断开连接时取消)。需要注意的是要了解模块化堆栈上的 软最终性与硬最终性:操作感觉是即时的(毫秒级的软确认),但只有在 L1 结算时才变得不可逆转;良好的用户体验会显示该窗口并提供逃生舱指导。单体场所通过在提交时提供 硬最终性 来完全压缩差距,但代价是除非桥接,否则会离开以太坊的可组合性。

专业人士(做市商、自营交易、高频交易、系统化)

专业人士关心的是 确定性延迟负载下的尾部行为执行完整性。单体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控制平面跳数,因此匹配→提交没有软→硬间隙可以对冲。模块化堆栈可以匹配或击败 延迟,但团队必须对临时风险和提款时间表进行建模。公平性控制是决定性的:特定于应用程序的排序(例如,Bullet)限制了摄入时的重新排序;可证明的匹配(例如,Lighter)以加密方式在订单簿内强制执行价格-时间优先级。强大的 API 和与以太坊对齐的结算/DA 支持跨协议策略(例如,使用链上期权对冲永续合约),而无需 CEX 孤岛摩擦。

机构(基金、国库、公司)

机构在绩效要求中增加了 托管、合规性和审计。在运营方面,他们期望 隔离账户MPC/HSM 密钥管理、提款 允许列表 以及跨越订单确认到 L1 包含的可证明日志。在 以太坊上结算和发布 DA 的模块化场所可以与托管人和链分析提供商无缝集成,并生成对审计友好的可重播记录,用于 NAV/损益。合规性要求包括在适当情况下进行 KYC/KYB 门控、对存款/提款路径进行制裁筛选以及向监管机构提供可导出的证据。对于信息敏感的流量,隐私保护发布(例如,Celestia 上的加密 blob)减少了泄漏,同时保留了 L1 锚定的退出——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大订单中的信号非常有用,尽管并不等同于完整的暗池。如果单体场所公开轻客户端/桥接证明、独立的索引和企业托管集成,它们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作为交换,它们提供 即时、不可逆的结算,从而简化了清算 SLA。

经验法则。

  • 零售: 选择模块化以获得低费用和以太坊原生可组合性;为在单个生态系统中立即完成选择单体。
  • 专业人士: 选择单体以获得 延迟确定性;为 跨协议 策略选择具有强大公平性控制和明确最终性窗口的模块化策略。
  • 机构: 具有与 ETH 对齐的结算/DA 的模块化可以缩短尽职调查和托管上线的周期;单体适合优先考虑 即时硬最终性 并且可以承保主权验证器/桥接模型的任务。

个人 CLOB 深度分析

让我们详细探索每个 CLOB 平台。

Hyperliquid

一个垂直集成的、特定于交易所的 L1,旨在提供 CEX 般的速度感,同时通过折叠软最终性和硬最终性来保持自我托管。

  • 执行: 链上 CLOB(订单作为交易/签名消息;确定性匹配)。
  • VM: 自定义高性能运行时。
  • 结算/共识: 主权 L1;BFT 系列提交,具有 硬最终性(通常为亚秒级)。
  • 证明: 除了 L1 共识之外没有(可选的轻客户端/桥接证明)。
  • DA: 原生(验证器传播)。
  • 排序器: 集成的 PoS 提案者/验证器。
  • 关键差异化因素: 具有快速 最终性的紧密匹配→提交循环。

它为什么能赢: 确定性延迟;没有软→硬窗口。 它在哪里挣扎: 以太坊原生可组合性;桥接安全性是边界。

dYdX v4

一个长期的永续合约领导者,已转移到主权应用程序链,以在验证器集中去中心化匹配。

  • 执行: 验证器内存中的链下 CLOB;确定性、协议强制的匹配。
  • VM: Cosmos SDK 应用程序逻辑。
  • 结算/共识: dYdX 链(CometBFT 系列);在提交时 硬最终性 (几秒)。
  • 证明: 通过验证器集实现的经济安全性;用于互操作的 IBC/轻客户端路径。
  • DA: 链的原生 DA。
  • 排序器: 去中心化(验证器集)。
  • 关键差异化因素: 没有单个受信任的运营商的情况下进行验证器运行的匹配。

它为什么能赢: 低抖动最终性;特定于交易所的吞吐量。 它在哪里挣扎: ETH 原生可组合性取决于桥接/IBC 适配器。

Bullet

一种 “Solana Rollup” 设计:类似 CEX 的交互性加上 Solana 的短 L1 最终性,以缩小软→硬差距。

  • 执行: 在 Solana 上进行链上结算,并具有链下匹配引擎以实现低延迟。
  • VM: 与 Solana 兼容的程序;设计中指定的 zk/乐观证明路径 (ZK 有效性或乐观欺诈证明)。
  • 结算/共识: Solana L1;硬最终性 ≈ 1-2 秒 (取决于网络)。
  • 证明: ZK 欺诈证明(简洁故障证明) ——项目声明。
  • DA: Solana L1(结算和 DA 同时进行)。
  • 排序器: 最初是中心化的(特定于应用程序);去中心化路线图。
  • 关键差异化因素: 毫秒级软确认加上较短的 Solana 最终性。

它为什么能赢: 具有显着缩短的风险窗口的类似 CEX 的用户体验。 它在哪里挣扎: 在排序去中心化之前运营商的中心化;以 Solana 为中心的可组合性。

Hibachi

与以太坊对齐的模块化 Rollup,将快速匹配与 Celestia 上的 加密 DA 和 L1 锚定的退出配对。

  • 执行: 链下 CLOB;批量 L1 结算。
  • VM: 用于结算合约的 EVM;链下原生引擎。
  • 结算/共识: 以太坊 L1;在 ETH 最终确定时的 硬最终性
  • 证明: 最初是乐观的 / 路线图上的 ZK。
  • DA: Celestia (DAS) 具有 加密的 blob
  • 排序器: 最初是中心化的;L1 上的 强制包含/提款
  • 关键差异化因素: 具有隐私意识的 Celestia 上的 DA,并具有以太坊退出。

它为什么能赢: 较低的 DA 成本 + 隐私;ETH 锚定的安全性。 它在哪里挣扎: 额外信任边界 (Celestia) 和比 Solana 结算路径更长的软→硬窗口。

Paradex

一个与 Starknet 对齐的 L3,它依靠 ZK 有效性进行结算,同时将 DA 保留在以太坊上以实现直接退出。

  • 执行: 链下 CLOB;批量结算。
  • VM: Cairo VM (Stark 系列);L1 上的 EVM 接口。
  • 结算/共识: 以太坊(通过 Starknet);在 ETH 最终确定时的 硬最终性
  • 证明: ZK-STARK (有效性证明)。
  • DA: 在以太坊 L1 (calldata/blobs) 上。
  • 排序器: 今天是中心化的。
  • 关键差异化因素: 深度 ZK 堆栈(Starknet 上的 L3)+ L1 DA 用于退出。

它为什么能赢: 强大的退出属性 + ZK 结算;ETH 可组合性。 它在哪里挣扎: L1 DA 成本;在去中心化之前进行中心化排序。

Kuru

Monad 上的一个完整的链上 CLOB,它认为高吞吐量、与 EVM 兼容的 L1 可以提供交易所级的延迟。

  • 执行: 链上 CLOB。
  • VM: EVM (Monad 执行、并行性)。
  • 结算/共识: Monad L1;在提交时 硬最终性
  • 证明: 除了 L1 共识之外没有。
  • DA: Monad L1。
  • 排序器: 集成的 L1 验证器。
  • 关键差异化因素: 如果 Monad 实现了其并行吞吐量目标,则为 EVM 原生、完全链上的订单簿。

它为什么能赢: 简单性 + 在类似 EVM 的 L1 中的可组合性;可预测的最终性。 它在哪里挣扎: 取决于 Monad 的已实现性能;用于 ETH 生态系统访问的外部桥接。

GTE (在 MegaETH 上)

一个面向性能的堆栈,将链下订单簿与 EigenDA 和乐观结算配对,旨在以大规模提供实时体验。

  • 执行: 通过 MegaETH 进行链上结算,并具有链下匹配引擎。
  • VM: 用于结算的 EVM;欺诈证明监控所需的 zk 友善性。
  • 结算/共识: 以太坊 L1(通过 MegaETH);在 ETH 最终确定时的 硬最终性
  • 证明: 乐观 欺诈证明。
  • DA: EigenDA (重新质押的运营商委员会)。
  • 排序器: 中心化的。
  • 关键差异化因素: MegaETH 架构 + EigenDA 追逐 >10 万 TPS 目标 (项目报告)。

它为什么能赢: 具有 ETH 锚定安全性的高吞吐量经济学。 它在哪里挣扎: 运营商集假设 (EigenDA) 和乐观的提款时间表。

Lighter

一个围绕 可验证匹配 设计的以太坊结算的 Rollup,以提供加密公平性保证。

  • 执行: 链下 CLOB (可证明的匹配);链上结算。
  • VM: EVM 结算;链下匹配证明/承诺。
  • 结算/共识: 以太坊(通过 Arbitrum);在 ETH 最终确定时的 硬最终性
  • 证明: 乐观基础 (Arbitrum) + 用于匹配完整性的 ZK 证明
  • DA: Arbitrum 发布到以太坊 L1。
  • 排序器: Arbitrum 排序器 (中心化);L1 逃生舱。
  • 关键差异化因素: 匹配遵循价格-时间优先级的加密保证。

它为什么能赢: 可审计的匹配 + 简单的 ETH 退出。 它在哪里挣扎: L1 DA 成本;在去中心化之前进行中心化排序。

性能基准:延迟、最终性、吞吐量

下表巩固了每个 CLOB 的 软与硬 延迟和头条吞吐量声明 (OPS/TPS)。“软” 是用于交互性的排序器/引擎确认;“硬” 是结算链(或应用程序链)上的经济/规范最终性。数字是 项目报告的,并且取决于网络条件;将它们视为指示性的,而不是保证。

综合指标

平台 软延迟 (毫秒) 硬最终性 (L1/应用链) 吞吐量声明 备注
Hyperliquid 不适用 (单阶段) ≈0.1–0.2 秒 20 万 OPS 单体 L1;区块提交是硬最终性。
dYdX v4 亚 10 毫秒内软确认 (验证器引擎) <\~2 秒 \~2,000 TPS 应用链 (CometBFT);验证器运行的订单薄。
Bullet 2–3 毫秒 \~1–2 秒 (Solana L1) 7,840 OPS Solana 结算的 Rollup;软→硬间隙很短。
Hibachi \~5–6 毫秒 \~13 分钟 (以太坊) (在 Celestia 上 DA “数千 TPS”;没有单个 OPS 数字) Celestia DA (加密) + ETH 结算。
Paradex \~200 毫秒 (Starknet 区块) \~5 小时 最坏情况到 ETH 最终确定 \~7,000 TPS Starknet 上的 L3;硬最终性取决于 ETH。
Kuru (Monad) 不适用 (单阶段) \~1 秒 (区块/提交) \~10,000 TPS 与单体 EVM 兼容的 L1。
GTE (MegaETH) 1–5 毫秒 \~10–15 分钟 (乐观 → ETH) \~100,000 TPS 乐观 L2 + EigenDA;高吞吐量目标。
Lighter <5 毫秒 \~10–15 分钟 (ETH) \~10,000 TPS 具有经过验证的匹配的 ETH 结算的 Rollup。

单片应用链提供最快的硬终局性(Hyperliquid 亚秒级;dYdX \~1–2 秒),而模块化堆栈提供毫秒级的软确认,但继承了基础链的终局性——以太坊上为几分钟,Solana 上为几秒(没有什么能阻止 L1 提供类似的预确认)。 软→硬 窗口是运营风险期,需要将此风险计入清算、大额变动和跨链流动中。

备注: 吞吐量数据由项目方报告;实际性能随网络负载和配置而异。

MEV 与公平性控制

MEV 出现在哪里

在 CLOB 风格的 DEX 中,可提取价值集中在两个层级:(i)排序(排序器/运营者可以重新排序、插入或延迟交易流);(ii)撮合(引擎可以偏离价格-时间优先级)。 中心化排序性能良好,但引入了来自重新排序风险的“隐形税”;增加可验证公平性的系统可以降低复杂交易流的成本。

Bullet 的应用专用排序

Bullet 将毫秒级的软确认与应用专用排序配对,排序器强制执行预设规则(例如,偏向做市商订单)以抑制有害的 MEV。 这些规则是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尽力而为的策略,并且该项目启动时会有一个应用专用排序器负责执行这些规则。

含义:特定领域的排序可以在不增加用户摩擦的情况下抑制某些夹头/抢跑模式;剩余风险是运营者的中心化,直到排序去中心化为止。

Lighter 的可证明撮合

Lighter 在撮合层攻击 MEV。 它不是证明所有状态转换,而是证明撮合引擎本身的完整性:ZK 证明证明交易是按照价格-时间优先级进行撮合的,从而提供了针对运营者不当行为的加密保证。 对于 HFT 和对区块敏感的交易流,这起到了“保险”的作用,保证执行不会被运营者扭曲。

含义:可验证的撮合并不能完全消除排序器的权力,但它大大缩小了账簿内价值提取的空间。

附加控制

  • 隐藏目标: Hibachi 将加密的交易/状态 blobs 发布到 Celestia,减少了排序器或观察者可以从订单内容中利用的信息,同时保留以太坊结算用于退出。
  • 协议级公平性: 单片交易场所可以实施硬编码策略;例如,在同一区块中,优先处理取消而不是新订单,可以保护做市商免受过时报价狙击。
  • 去中心化之路: 许多 rollups 计划进行去中心化/共享排序(轮换/拍卖/网络)以稀释单运营者的 MEV;在此之前,紧急出口提款可以限制审查或停滞造成的损害。

应用专用排序 (Bullet) 约束排序行为;可证明撮合 (Lighter) 约束执行行为。 加密 DA (Hibachi) 减少了助长 MEV 的信息泄露,而协议级规则(例如,取消优先权)塑造了做市商的公平性。 长期解锁是去中心化排序;在它实现之前,结合严格的排序规则、可验证的撮合和可信的 L1 出口的项目将呈现出最具防御性的公平性特征。

结论

AMM 到 CLOB 的转变产生了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赢家。 设计沿两个轴进行专业化,单片 ↔ 模块化链上撮合引擎 ↔ 链下撮合引擎,每个子集都优化了延迟、安全假设和可组合性的不同组合。

结论性意见

  • 单片且完全链上执行 —— Hyperliquid、Kuru 交易所即区块链:撮合和结算共享一个时钟;提交时具有硬终局性;最小的软→硬差距;外部可组合性较弱(依赖于桥)。
  • 具有链下组件的单片 —— dYdX v4 主权应用链,验证者在内存中运行账簿;确定性的链级终局性;比完全链上账簿的链上负载更低。
  • 具有链上结算的模块化 —— Bullet、Hibachi、Paradex、GTE、Lighter 主要的 rollup 模型。 利用链下组件(排序器/撮合引擎)实现毫秒级的软确认和高性能,最终结算和安全性锚定在 L1 上。 DA 和排序选择主导着单位经济效益和风险窗口。
  • 延迟确定性与生态系统覆盖范围: 单体在尾部延迟和简单故障模式方面获胜;模块化堆栈在 ETH/SOL 可组合性和可审计性方面获胜,但接受必须进行操作的软→硬窗口。
  • DA 是杠杆: On-L1 DA 简化了退出和分析;Celestia/EigenDA 购买规模和成本;主权链内部化 DA,但将退出信任转移到验证者集和桥。
  • 公平性表面: 链下账簿必须约束排序(应用专用排序)或撮合(可验证引擎)以抑制 MEV;链上账簿依赖于协议调度和区块规则。

中期发展以及这些界限如何模糊

在接下来的 6 到 18 个月中,预计这些 CLOB 的几个关键发展将趋同并重新定义 CLOB 格局:

  1. 排序去中心化: 从单运营者迁移到具有快速确认和可验证后备的轮换/拍卖/共享网络;发布包含/审查的 SLO 并执行强制包含路径。
  2. 终局性收敛: 通过更快的结算层(例如,Solana 结算路径)和证明流水线来缩小软→硬窗口;单体公开轻客户端/桥证明,以便外部系统可以验证提交。
  3. 多 DA 策略: 将关键状态路由到 L1 以进行退出/分析,并将批量跟踪路由到 Celestia/EigenDA;改进压缩/纠删码和扣留检测。
  4. 可验证的撮合作为默认设置: Lighter 风格的价格-时间证明广泛传播;即使是受信任的引擎也会发出证明和公共审计跟踪。
  5. 保护退出的隐私: 加密 DA 和选择性披露减少了信息泄露,而不会破坏强制提款
  6. 流动性统一: 基于意图的路由、跨域拍卖和求解器网络减少了 L1/L2/应用链之间的碎片化;执行质量(而非链品牌)成为护城河。

CLOB 象限之间的实际移动

从一个 CLOB 象限移动到另一个 CLOB 象限是对三种力量的刻意重新平衡:

1. 延迟确定性——软到硬终局性窗口的大小(和波动性); 2. 生态系统覆盖范围——你与以太坊、Solana 和相关工具的互操作程度; 3. 单位经济效益——主要是数据可用性和结算的成本。

一个明智的迁移计划首先要在这几个方面设置明确的 KPI: 目标 p99 订单事件→结算延迟、每个事件允许的 DA 成本、最长提款时间以及必须保持即插即用的托管/DeFi 集成。

模块化链下 → 模块化链上。 当团队需要在不放弃以太坊/Solana 可组合性的情况下获得更强的执行公平性时,他们就会进行这种跳跃。 风险最低的版本仅将静止流动性(放置几分钟或几小时的限价单)迁移到 L2/L3 合约,同时将市价单交易流留在链下引擎中。 这样做可以在链上验证价格-时间优先级,并缩小这些订单的软到硬差距。 代价是更高的链上负载和双路径复杂性:每次取消风暴都必须保持在 gas 和包含预算内,并且如果费用飙升,溢出路径必须重新路由到链下引擎。

模块化链下 → 单片链下。 这种转变是延迟驱动的。 如果清算 SLA 或针对以太坊十分钟终局性的尾部风险对你的损益有重大影响,则将结算转移到主权应用链可以完全消除软到硬窗口。 你继承了区块提交的硬终局性并内部化了 DA 账单,但你放弃了默认的 ETH 原生可组合性,并且必须说服用户,你的验证者集和桥证明与 L1 共识一样值得信赖。 阶段性抵押品迁移和可证明的轻客户端桥是先决条件。

单片链下 → 单片链上。 一旦单片链的 VM 和调度器可以吸收取消繁重的流量而不会出现 p99 故障,将撮合引擎折叠到链上就可以消除运营者公平性问题。 撮合和结算成为同一事件,MEV 减少到区块排序规则,外部审计员可以直接从链状态重放账簿。 权衡是吞吐量上限:链上撮合不得使系统的其余部分匮乏或扩大状态增长。

任何阵营 → 混合 DA。 当 DA 成本超过交易费用时,路由数据成为显而易见的优化。 将关键工件(余额根、提款证明、强制包含有效载荷)固定到以太坊 blobs 或 Solana 分类账,并将大批量跟踪发送到 Celestia 或 EigenDA。 确定性路由器(费用和紧急程度感知)加上持续的扣留监控可保留无条件退出,同时降低 DA 费用。 额外的运营面是真实的,但对于推动数十万 OPS 的交易场所来说,这是在不淡化安全保证的情况下保持利润率完好无损的最简洁方法。

参考文献

  1. https://hyperliquid.gitbook.io/hyperliquid-docs
  2. https://medium.com/@tomarpari90/dydx-v4-whitepaper-the-ultimate-technical-deep-dive-4c95f499d3bc
  3. https://docs.paradex.trade/getting-started/what-is-paradex
  4. https://l2beat.com/scaling/projects/paradex
  5. https://docs.hibachi.xyz/hibachi-docs/about-hibachi
  6. https://docs.bullet.xyz/
  7. https://docs.kuru.io/
  8. https://docs.gte.xyz/home/overview/about-gte
  9. https://docs.lighter.xyz/
  10. https://x.com/0xJaehaerys/status/1935720081318654288
  11. https://messari.io/report/next-generation-clobs-rethinking-endgame-dex-design
  12. https://messari.io/report/picking-winners-in-the-clob-wars
  13. https://oakresearch.io/en/analyses/innovations/clob-wars-new-dawn-for-dex-trading
  • 原文链接: github.com/thogiti/thogi...
  • 登链社区 AI 助手,为大家转译优秀英文文章,如有翻译不通的地方,还请包涵~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thogiti
thogiti
https://thogiti.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