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质押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质押者如何应对协议变更和市场事件,以及这些行为对网络去中心化的影响。通过代理人建模和事件分析,研究发现改变发行政策本身可能不足以显着影响质押分配或促进更大程度的去中心化,而长期协议变更和基本市场转变对质押行为具有更显着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 Rollup 灵活性的机制,允许 L2 用户和合约依赖对未来状态的任意断言,只要他们的交易以这些断言最终被证明为条件。文章探讨了 Rollup 通信的背景知识,介绍了 Anchor blocks,Same-slot message passing,以及实现实时 L1 读取、相互依赖的 L2 交易和跨 Rollup 断言的机制,并提供了一个建议的实现框架和示例。
本文提出了“Glamsterdam 方程”,旨在指导在较短的 slot 时间下,延迟执行 (delayed execution) 和 ePBS (enhanced Proposer Builder Separation) 之间的决策。
本文介绍了多中继包含列表(mrIL),这是一种使中继以最小的开销收敛到单个共享包含列表的方法。这通过减少任何单个中继对包含列表内容行使的自由裁量权来提高以太坊的抗审查性。此外,该协议可以轻松扩展到收敛共享的任何已签名提议者承诺列表,通过允许每个中继以更明智的方式执行区块合规性来最小化此类承诺的削减风险。
本文探讨了ePBS(EIP-7732)和FOCIL(EIP-7805)的集成,认为两者可以无冲突地结合。文章重点讨论了确保两者在实践中兼容的关键设计因素,强调了即使Inclusion Lists (ILs) 不是基于最新的链上头部构建,仍然有效,以及在ePBS中,可以通过拒绝不合规的payload来强制执行IL条件,而不会影响信标链的稳定性。
以太坊正全力投入 ZK 技术,目标是在所有层面上使用 ZK 证明,首要步骤是实现 L1 zkEVM。通过让验证者选择运行验证多个 ZK 证明的客户端,并标准化实时证明的定义,以太坊基金会希望在一年内实现 L1 zkEVM,并鼓励 zkVM 团队朝着实时家庭证明方向创新。
以太坊基金会(EF)正在重组其生态系统发展(EcoDev)工作,重点关注四个关键领域:生态系统加速、生态系统放大、生态系统支持和长期生态系统畅通。旨在通过与开发者、创始人、企业合作加速生态增长,通过媒体、活动等放大影响,并提供资金和运营支持。同时,关注政策、机构和学术合作,以消除采用障碍,推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稳健发展。
以太坊执行客户端现在支持部分历史过期,允许用户通过移除合并前的区块数据来减少磁盘空间占用,大约可以减少300-500GB。文章还介绍了历史数据的使用场景、权益证明中区块验证的变化、历史数据的可用性保障以及各个客户端的具体命令。
该提案旨在通过引入“Blob Notaries”委员会来优化以太坊的blob数据传播。Blob Notaries负责验证和证明blob数据的可用性,生成blob证书,并将数据分片发布到CL。此方法旨在解决当前blob mempool的瓶颈问题,提高blob交易吞吐量,并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兼容ePBS等未来升级。
本文分析了以太坊 Glamsterdam 升级中 EIP-7732 (ePBS) 的设计权衡,认为简化的 ePBS 变体和 EIP-7886 (延迟执行) 具有相似的优势,但复杂性更低。文章建议首先采用延迟执行,因为它在不改变 fork 选择的情况下,实现了约 80% 的 ePBS 插槽流水线吞吐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干净地分层在完整的 ePBS 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