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Ishaana Misra 通过分析比特币区块链,研究了 Nonce 复用问题,解释了 Nonce 在签名中的作用以及 Nonce 复用导致私钥泄露的原理。作者还分享了扫描区块链以识别 Nonce 复用的初步实现,以及早期区块中 Nonce 复用的数据分析结果,包括私钥泄露数量、地址复用等现象,并探讨了避免 Nonce 复用的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比特币区块链上铸造非同质代币(NFT)的新方法,即序数 NFT(又称电子艺术品)。它通过将 NFT 的内容直接嵌入到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satoshi)的 UTXO 中实现,利用交易的见证数据字段和 Taproot 升级的 tapscript 功能。文章还讨论了序数 NFT 对矿工的影响,包括潜在的手续费增加和挖出稀有聪的可能性,以及社区对这种创新褒贬不一的观点。
本文回顾了比特币从2021年初至今的发展,包括特斯拉接受和停止接受比特币支付、Taproot升级、中国再次禁止比特币挖矿、萨尔瓦多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以及俄乌冲突中比特币的应用。还提到了CISA、Simplicity和APO等新技术,以及围绕BIP119和Nic Carter的争议事件。作者对读者表示感谢,并鼓励通过Telegram或Twitter进行交流。
本文回顾了比特币在2017年至2020年间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协议的现状、技术创新如Taproot,以及社区内的重要事件和讨论,例如Drivechain的提出、闪电火炬实验、CoinJoin战争以及围绕黑名单的争议等,展现了比特币在技术、社区和文化层面的演变。
本文详细回顾了2015年至2017年比特币社区围绕区块大小限制问题展开的激烈争论,即区块体积大战。文章描述了涉及的关键人物、技术提案(如BitcoinXT、Bitcoin Classic、Segregated Witness)、以及事件的发展,包括以太坊的出现、Bitcoin Cash的分叉,以及最终纽约协议的破裂,展现了社区在技术选择、治理和权力斗争中的复杂局面。
本文是《比特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系列的第三篇,主要讲述了2011年至2015年间比特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技术变革,包括域名币的出现、莱特币的争议、BIP流程的建立、以及比特币基金会的成立和MtGox交易所的倒闭等。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关键人物,如罗斯·乌布里希、嘉文·安德烈森等。
本文是《比特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第二篇,重点介绍了中本聪的早期活动,包括匿名注册域名、发布白皮书、以及他对密码学邮件组的贡献。文章还分析了创世区块中的信息,并探讨了中本聪在比特币发展早期的一些技术选择和潜在的“错误”,以及他对比特币的贡献和最终的淡出。
本文回顾了比特币诞生前的历史,从1930年代的罗斯福政府的黄金禁令,到1990年代密码朋克运动的发展,再到2000年代电子货币的探索,详细介绍了密码学、电子支付和去中心化货币的思想演变,以及这些思想对比特币的影响。文章还提及了哈耶克、图灵、尼克松、Diffie、Hellman等历史人物,详细介绍了他们对比特币的贡献。
本文作者 Jameson Lopp 探讨了 Shamir 私钥分割(SSS)在比特币密钥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问题。文章分析了 SSS 的多个风险点,包括单点故障、碎片撤回难题、实现复杂性、缺乏标准、社交恢复复杂性、可审计性差、碎片完整性问题以及旁路攻击风险。作者认为 SSS 方案会增加用户面临的风险,相比之下,多重签名是更安全的选择。
本文介绍了比特币中限制条款(covenant)的概念,即限制 UTXO 花费方式的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