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G白皮书精读

  • Jintol
  • 发布于 15小时前
  • 阅读 76

0G白皮书精读

<!--StartFragment-->

引言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快速突破,但目前大多数 AI 系统的训练与部署仍集中在少数科技巨头的中心化平台上。这种模式带来了隐私泄露、算法不透明以及价值对齐困难等问题。用户数据可能在中心化平台上被滥用,决策过程不透明也让公平性与问责制难以保障,而一旦 AI 的发展与价值体系被少数组织掌控,其结果可能对部分人群有利,却对整体社会有害。

去中心化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将 AI 工作流迁移到区块链驱动的去中心化系统后,数据收集、模型训练与部署的每一步都可以被追踪和验证,从而提升透明度、解决数据归属与溯源问题,并减少单一机构的垄断风险。然而,要将庞大的 AI 工作流完全去中心化,仍面临着存储、计算与网络规模的巨大挑战。0G 在这一背景下提出,通过模块化和分层设计,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操作系统。它包含存储网络、数据可用性网络和服务网络,并由独立的共识网络进行协调,所有组件都采用创新分片机制,实现无限水平扩展,从而为 AI 的真正民主化铺平道路。

系统设计概览

0G 系统建立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存储系统之上,并在其上叠加数据可用性层。系统中的多个共识网络同时服务于存储与数据可用性,它们通过智能合约既能实现存储顺序的确认与激励机制,也能通过聚合签名的验证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

在单一共识网络部署时,数据首先被纠删码处理为多个分片,并提交其 Merkle 根作为数据承诺进入共识层,以确保顺序。随后,分片被分发至不同存储节点,节点通过与共识层交互参与挖矿获取奖励,而数据可用性客户端则负责收集仲裁组的签名并交给共识网络验证。在多共识网络部署场景下,每个验证者在所有子网络中共享同一质押状态。通过跨链机制,子网络产出的代币可以映射回主链上的 ERC20 代币,与 EigenLayer、Babylon 等再质押框架兼容,使系统安全等级达到比特币或以太坊的高度,同时具备无限扩展性。

存储设计

0G 存储采用分层结构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应用。底层是日志层,用于以追加写的方式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提供归档和不可篡改性。在其上方,键值层支持结构化和可变数据,多个键值节点通过回放共享日志条目保持一致性,并允许访问控制来保障数据的所有权。这使得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或协作应用成为可能。最上层提供事务处理能力,借助日志的全序特性,多个用户可对同一键进行并发更新,支持协同编辑和数据库类应用场景。

日志系统协议

日志层通过无许可的存储节点网络提供服务,所有状态由区块链上的 0G Storage 合约维护。其设计将数据写入、奖励分配和代币流通彻底解耦。用户提交包含元数据和存储费用的请求,合约生成日志条目,而存储节点通过提交随机访问证明获取奖励,代币转移则由独立合约管理,避免阻塞。

日志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256 字节的扇区,每个日志条目必须填充至扇区整数倍。挖矿挑战的粒度是 256KB 数据块,即 1024 个扇区,存储节点需要维护数据块级别的副本。所有数据条目组成数据流,可以通过全局偏移量索引并被用于挖矿挑战。系统有默认流和专用流两种,默认流接收所有新数据,专用流则针对特定应用,通常定价更高,从而提升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

激励机制

在 0G Storage 中,用户通过支付存储基金一次性购买一定年限的数据存储服务,基金会在有效期内按比例分配给存储节点。矿工只有在实际存储数据时才有资格获得奖励,热门数据的奖励会被分摊,而冷门数据会带来更高收益,从而形成经济激励的平衡。

为了确保矿工真正存储数据,0G 设计了随机访问证明(PoRA)。系统随机生成挑战位置,矿工必须加载对应的 256KB 数据块进行哈希计算,若结果满足难度目标即可提交证明。PoRA 引入间歇性挖矿机制,以区块高度为周期,防止对用户服务造成过大干扰。为保障公平性,单机挖矿范围被限制在 8TB,避免小矿工被大矿工碾压。PoRA 还通过数据封装机制防止存储外包,通过强制 I/O 操作防止分布式内存作弊,并通过稀有数据奖励更高的经济规律,实现数据副本的自动平衡。

键值运行时

在日志层之上,0G Storage 提供键值存储运行时,支持 Put 与 Get 接口。节点通过日志回放保持一致性,新加入节点可从头同步日志恢复最新状态。运行时支持用户自定义反序列化函数,也支持批量更新以提高效率。通过在日志条目中记录所有权信息,系统可以为不同应用提供访问控制能力,支持社交网络或协同平台等应用场景。

键值存储的事务处理

为了支持更复杂的应用,0G 在键值运行时上实现了事务处理能力。事务以 BeginTx 开始,以 EndTx 提交,期间的操作只更新本地缓存。提交时生成包含读集和写集的提交记录追加到日志,其他节点在回放日志时检查冲突窗口,若有冲突则回滚,否则提交成功。这一机制采用乐观并发控制,既能支持可信环境下的协同编辑,也可通过零知识证明或可信执行环境增强在不可信环境下的安全性。

总结

0G 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操作系统,解决中心化带来的隐私、透明度和价值对齐问题。其核心创新在于模块化分层架构、无限水平扩展能力、公平高效的 PoRA 激励机制以及与再质押生态的兼容性。通过存储层、数据可用性层、服务网络和共识网络的结合,0G 提供了一个完整的 AI 基础设施。如果成功落地,它不仅是区块链的技术突破,更可能成为推动 AI 民主化与普惠化的重要里程碑。

<!--EndFragment-->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Jintol
Jintol
江湖只有他的大名,没有他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