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牌照为何仅限个位数

  • TechubNews
  • 发布于 2025-07-16 14:41
  • 阅读 127

在全球数字资产浪潮风起云涌之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凭借严格的监管框架在数字资产领域站稳脚跟。自2025年8月1日起,依据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稳定币条例》,发行法定支持的稳定币(Fiat-ReferencedStablecoin,FRS)必须获得牌照。然而,香港财经

在全球数字资产浪潮风起云涌之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凭借严格的监管框架在数字资产领域站稳脚跟。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依据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稳定币条例》,发行法定支持的稳定币(Fiat - Referenced Stablecoin, FRS)必须获得牌照。然而,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接受《明报》采访时透露,首批稳定币牌照数量预计仅为“个位数”,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市场热议。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

审慎监管策略确保市场稳定 香港监管机构采取了极为审慎的监管策略,HKMA 致力于通过设置高准入门槛来保障稳定币市场的金融稳定性与投资者权益。《稳定币条例》为发行商划定了严格的条件红线,涵盖全额储备资产支持、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合规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等方面。这些要求对申请者的资本实力、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近乎苛刻的标准。举例来说,发行商不仅要在香港设立注册办事处,还需持有至少 2500 万港元的实收股本,并且储备资产必须是高质量、高流动性资产。如此严苛的合规成本与监管审查,注定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机构能够成功闯关。

“少而精”策略支持优质项目 香港期望借助“少而精”的牌照发放策略,优先扶持高质量的稳定币项目。许正宇强调,稳定币应当切实解决跨境支付等实际经济问题,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等。HKMA 通过其沙盒计划,对渣打银行、京东科技和 Animoca Brands 等机构的项目进行了测试,这充分表明其倾向于挑选在技术、合规和市场应用方面表现卓越的申请者。限制牌照数量有助于避免市场陷入过度竞争,有效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就像 2022 年 TerraUSD 崩盘事件所暴露的储备不足问题。

与全球监管趋势保持一致 香港的监管框架与全球趋势高度契合。欧盟的 MiCA 法规和美国的 GENIUS 法案同样为稳定币发行设定了高标准,香港的“个位数”策略正是全球对稳定币潜在风险保持警惕的体现。许正宇还指出,若涉及外币挂钩的稳定币,需与相关司法管辖区进行协调,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审批的复杂程度。尽管超过 40 家企业表达了申请意向,但 HKMA 的严格筛选预计将让大部分申请者铩羽而归。

挑战与机遇并存 这种策略虽能确保市场稳定,提升香港作为合规数字金融中心的信誉,但高昂的合规成本也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短期内可能会限制市场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香港稳定币牌照的“个位数”限制,是严格监管要求、优先支持优质项目策略以及对全球金融风险审慎考量的综合结果。这一举措将为香港数字资产市场筑牢根基,但也对申请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了解更多搜 Techub News。

  • 原创
  • 学分: 0
  • 分类: 通识
  • 标签: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TechubNews
TechubNews
基於人工智能的信息聚合交互式社交資訊流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