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敲门砖计划

2025年10月06日更新 24 人订阅
专栏简介 001:中心化交易所 vs 去中心化交易所:一文看懂核心区别 002:什么是 Web3 钱包?从资产管理工具到链上身份的演进之路 003:什么是私钥与助记词?你是否真的拥有你的链上资产? 004:什么是区块链地址?从字符串到链上身份的全貌解析 005:什么是区块链交易?你在链上“做一件事”背后的全过程 006:什么是 Gas?为什么链上操作都要付“手续费”? 007:什么是区块?为什么链上交易要被“打包进区块”? 008:手把手教你看懂区块链浏览器:地址、交易、合约全追踪 009:什么是 NFT?它真的只是个 JPG 吗? 010:什么是智能合约?它真的智能吗? 011:什么是 Token?FT 与 NFT 有何不同? 012:L2 是什么?Rollup 到底 Roll 的是什么? 013:链上交互安全吗?一次点击背后可能藏着的陷阱 014:如何安全地使用钱包:冷钱包、热钱包、硬件钱包与分仓策略 015: 如何正确授权与撤销授权(Approve / Revoke) 016:如何识别和防范钓鱼链接(Phishing Links) 017:如何阅读交易签名弹窗,避免“盲签” 018:Gas 费原来能省?EIP-1559 之后的交易成本优化指南 019:空投陷阱与参与策略:从“空手套白狼”到真正的链上收益 020:NFT 真假辨别术:合约地址才是唯一身份证 021:MEV —— 区块链里的“看不见的税” 022:从链到币,而不是从币到链 023:稳定币:Web3 的硬通货还是隐患? 024:社群为何是 Web3 的生命线? 025:链游的甜蜜与陷阱 026:群聊里的黑手 027:DeFi 高收益的另一面 028:跨链桥安全过河 029:域名钓鱼的细节杀 030:钱包被盗后的生存指南 031:如何参与流动性挖矿?DeFi 新手的第一课 032:质押(Staking):锁仓赚钱还是被锁? 033:借贷协议:你把钱借给了谁? 034:DAO:链上的公司治理 035:如何追踪巨鲸地址?链上猎手的工具与陷阱 036:NFT 衍生玩法:盲盒、合成、租赁 038:RWA(Real World Asset):链上资产上链 037:Restaking & EigenLayer:二次质押是什么? 039:预言机(Oracle):让区块链看见真实世界 040:链上衍生品:永续合约与期权 041:跨链互操作:桥接资产的真正意义 042:模块化区块链:拆解区块链,重塑性能与自由

042:模块化区块链:拆解区块链,重塑性能与自由

  • Henry
  • 发布于 2小时前
  • 阅读 23

模块化区块链正在重塑区块链基础架构。它将执行、结算、共识、数据可用性分离,让开发者像搭乐高一样自由组合组件,实现更高性能与灵活性。本文深入解析模块化理念、代表项目及其在未来多链生态中的潜力与挑战

作者:Henry 🔨 本文是《Web3 敲门砖计划》的第 42 篇(计划共 100 篇)

初衷: ❤️ 不是“我教你”,而是“我们一起搞懂” ❤️ 不堆术语、不炫技,记录真实的学习过程

适合人群: ✅ Web3 初学者 ✅ 想转型到 Web3 的技术 / 内容 / 产品从业者 ✅ 希望用碎片化时间积累系统认知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点赞(❤️)+ 收藏,一起学习、彼此交流 🙌

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了从“单链时代”到“多链时代”的转变。 但当 Layer2、Rollup、跨链桥百花齐放后,区块链行业开始出现一个新的核心话题:模块化(Modular Blockchain)

它不只是一个流行词,而是区块链架构思维的一次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如果说 Layer2 是为了“加速以太坊”, 那么模块化区块链,则是在重新定义整个区块链系统的组成方式。


🧠 为什么要“模块化”?

传统区块链(如比特币、以太坊、Solana)是单体式(Monolithic) 结构。 它从执行交易、达成共识、存储数据到验证安全,全都包办。 这种结构像是一辆“全封闭列车”——稳定但笨重。

在单体结构下,想要扩展性能往往意味着“牺牲去中心化或安全性”, 这就是著名的区块链不可能三角(Scalability Trilemma)

模块化思维提出了新的解决方式:

把区块链拆解成专门负责不同任务的“功能层”, 每一层独立优化,同时彼此协作。

这样做的结果,就像云计算中“前端、后端、数据库”的分工一样—— 系统更轻、更灵活,也更容易创新。


⚙️ 模块化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模块

模块 功能说明 代表项目
执行层(Execution Layer) 处理智能合约逻辑与用户交易。 Optimism、Arbitrum、Polygon zkEVM
结算层(Settlement Layer) 提供状态确认与争议仲裁。 Ethereum、EigenLayer
共识层(Consensus Layer) 节点之间达成共识的机制。 Tendermint、CometBFT
数据可用性层(Data Availability Layer) 确保链上数据公开、可验证、不丢失 Celestia、Avail、EigenDA

这种“分层架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可能:

  • Rollup 不再受限于以太坊数据带宽。
  • 新公链可以直接接入共享的安全层。
  • 开发者能像拼乐高一样,自由组装自己的区块链系统。

🚀 Celestia:模块化的开端

如果说以太坊是“智能合约之父”, 那 Celestia 就是“模块化区块链的开拓者”。

Celestia 专注于最底层的 “Data Availability(数据可用性)”, 它不处理交易逻辑,只负责安全地存储和广播数据。 Rollup 或其他执行层可以将自己的交易数据提交给 Celestia, 从而共享安全性,同时保持执行独立性

这种分层让链的性能与安全彻底“解耦”, 为整个区块链世界带来了类似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层”。

一句话总结:

Celestia 不是一条公链,而是一层区块链的底层协议服务。


🧩 模块化生态的三股力量

  1. 数据层(Data Layer)

    • Celestia、Avail、EigenDA
    • 核心任务:保证数据可验证、不可篡改
    • 新技术:DAS(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
  2. 执行层(Execution Layer)

    • Arbitrum、Optimism Stack、Rollkit
    • 核心任务:执行合约逻辑,生成交易状态
    • 发展方向:App-specific Rollup(应用专属 Rollup)
  3. 结算与安全层(Settlement & Security Layer)

    • Ethereum、EigenLayer、Cosmos Hub
    • 核心任务:状态确认、跨模块安全共享
    • 新趋势:Restaking(再质押安全模型)

⚠️ 模块化面临的挑战

  1. 模块间通信复杂 模块化带来组合自由,但也让跨层验证、安全协调更难。 一旦数据层或结算层出现问题,整条链的状态可能受影响。
  2. 安全信任链条更长 在单体链中,安全性来源于统一共识。 而在模块化中,安全需要多个模块共同保障。
  3. 开发门槛高 模块化系统需要更复杂的架构设计、跨层验证逻辑。 对普通开发者来说,上手难度较大。
  4. 用户体验碎片化 不同模块、不同结算层间的交互可能需要多钱包、多签名操作, 普通用户难以无感使用。

🌍 模块化的未来:链的互联网(Interchain World)

模块化不是拆碎,而是重构与协作。 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世界:

  • 用户操作的并非“某条链”,而是由多个模块协同构成的“服务”。
  • Rollup 专注于游戏逻辑,底层数据由 Celestia 提供安全,结算在 Ethereum 上完成。
  • 模块层之间通过跨链协议实现状态同步。

这正是人们所说的 Interchain World(链的互联网)

模块化是让区块链从“单机模式”走向“互联网模式”的关键一步。 它不仅让性能飞跃,也让创新更自由。


🧭 小结

对比维度 单体式区块链 模块化区块链
架构 所有功能一体化 功能分层协作
性能 受限于单链带宽 可横向扩展
安全性 统一共识保障 可共享底层安全
灵活性 修改困难 可组合可替换
代表项目 Ethereum、Solana Celestia、Rollkit、EigenLayer

模块化不是替代旧世界,而是为 Web3 打造可持续的基础架构。\ 当每个模块都能专注于一件事,整个生态才能无限扩展。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