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Web3安全中容易被忽视的Frontend安全问题,指出尽管智能合约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但Frontend作为用户与区块链交互的第一层,其安全风险日益突出。
AI技术被用于加密货币诈骗,诈骗手段愈发精良,从仿冒用户界面到自动化社交工程,再到武器化治理,攻击者利用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模仿项目,用户仅凭界面外观已难以判断安全性,Web3的未来之战将是与仿冒的斗争。
本文深入探讨了Solana上的Orca Whirlpools和以太坊上的Uniswap V3两种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流动性机制。分析了它们在流动性逻辑、技术架构、费用结构、路由和聚合、状态管理、可组合性、数学库以及gas与计算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它们在各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系统级差异。
本文深入探讨了稳定币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稳定币(如法币支持型、算法型、加密资产抵押型)在面临压力时的表现,并通过UST崩盘、USDC脱锚等案例,揭示了稳定币的潜在风险,强调了用户和开发者应如何识别风险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系统的韧性。
cSigma Finance 是一个去中心化借贷协议,旨在连接全球借款人和贷款人。该协议利用 AI 优化信贷评级、定价和风险管理。ImmuneBytes 对 cSigma Finance 进行了深入审计,确认其在安全性、架构和代码质量方面均符合最佳实践,没有发现严重或中等严重程度的问题。
文章探讨了智能合约的可升级性,对比了以太坊、Solana、Cosmos和Substrate等不同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实现升级的不同模式,并分析了各种升级模式下的安全风险,例如访问控制不当、状态损坏、合约崩溃和治理漏洞,最后给出了安全升级的建议。
本文主要讨论了智能合约审计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强调了审计报告不仅要列出漏洞,还要讲述系统如何工作、在哪里出现问题以及如何修复。文章还分享了编写审计报告的实用经验,包括报告的结构、内容要点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达技术细节。
本文分析了 Euler Finance 于 2023 年 3 月 13 日遭受的攻击事件,攻击者利用 Euler Finance 在 donateToReserves() 函数中缺少流动性检查的漏洞,通过闪电贷和自清算,从 Euler Finance 获利约 1.97 亿美元。文章深入剖析了漏洞原理、攻击过程,并提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
本文分析了2025年5月至6月期间发生的多起区块链安全事件,包括Cetus Protocol、Alex Protocol、Cork Protocol和Mobius DAO等项目遭受的攻击,并探讨了ImmuneBytes如何通过其安全策略来预防这些漏洞,强调了安全审计和验证的重要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合约审计的重要性,它能发现智能合约中隐藏的安全漏洞和错误。文章详细介绍了智能合约审计的定义、流程(包括需求收集、单元测试、代码分析、手动代码审查和报告生成)、成本以及进行审计的必要性和好处,强调了审计在保护用户资金、提升项目可信度方面的重要作用。